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视频
企业文化
公司荣誉
大事记
产品展示
永磁式接触器
防晃电接触器
行车专用
切换电容器
直流接触器
企业资质
品牌资质
产品优势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施工流程
营销网络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产品优势
关于我们
公司视频
企业文化
公司荣誉
大事记
产品展示
永磁式接触器
防晃电接触器
行车专用
切换电容器
直流接触器
企业资质
品牌资质
产品优势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施工流程
营销网络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产品优势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媒体报道
>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浙江:用电大省探路绿色电力
2021-12-24
返回列表
光伏板铺满屋顶,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两个大盐罐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随时满足园区用热需求;
全钒液流电池在用电低谷时储能、高峰时释放,帮助园区电网实现柔性“削峰填谷”……
近日,浙江省首个“光伏发电+熔盐储热+液流储电”项目在杭州市钱塘区西子航空园区“零碳工厂”投运。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530万千瓦时,可实现园区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增量减碳、提质增效,浙江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共同探索绘就一幅“山清水秀电更绿”的发展画卷。
“风光倍增” 做好增量文章
浙江社会经济与制造业发达,也是用电大省。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浙江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5038亿千瓦时,成为全国第四个年累计用电量超5000亿千瓦时的省份。其中,省内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过四成,绿色底色逐步彰显。
用电大省的电力绿色转型,首先要做好清洁能源供给的增量文章。在舟山北部海域,海风推动风机不断转动,中广核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已有半年,海风“送来”的清洁能源,被源源不断输送到舟山的鱼山岛,为岛上的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提供清洁低碳的用能保障。
中广核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和嵊泗5号、嵊泗6号海上风电场共同构成了浙江省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群。仅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每年可向电网输送6.18亿千瓦时电能,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减少各类气体排放约47万吨。
从嘉兴到宁波,从台州到温州,在浙江漫长的海岸线上,越来越多风机正随风转动。据国家能源局规划批复文件,预计2025年浙江新增装机容量为720万千瓦,位居华东地区第一。
与海上风电同步,浙江光伏发电保持高速增长,不仅集中式光伏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也跃上楼宇屋顶、田间地头。据统计,目前浙江分布式电源装机规模达1219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海宁尖山新区,密密麻麻的光伏面板铺满了工业园区的厂房屋顶。截至目前,尖山新区安装屋顶光伏的企业超过100家,新能源装机容量31.44万千瓦,光伏铺装面积占可利用屋顶面积比超过60%,分布式电源占当地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过30%,新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已经凸显。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浙江省内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384万千瓦,占新增装机容量的76%;新能源发电量达319亿千瓦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4%,能源电力更加绿色低碳。根据《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省光伏装机达到275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1200万千瓦以上。
减碳提效 数字化成助力
增加清洁能源装机的同时,还要做好减碳、提效文章。数字化成为浙江电力行业节能减碳的一大助力。依托国网浙江电力承建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和浙江省能耗双控数智平台,湖州率先推出“碳效码”,综合当地企业51个门类56万条数据,结合模型分析评价企业用电效率,推进企业节能改造。
年初,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士成在查询得知企业“碳效码”是5级,处于行业中下水平后,受到鞭策。此后半年,企业多举并进,一边引入石墨烯电机、改造加热炉,减少能源消耗,一边与宝钢、华兴、永兴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单位增加值水平。6月底,企业的碳效等级已提升至4级。
此外,湖州“碳效码”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碳惠贷”等金融产品。8月20日,浙江志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凭借“碳效码”3级获得碳效贷款1345万元。企业负责人丁志农表示,贷款将用于绿色技改,完成后预计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下降近10%。
早上10点,杭州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用电量一路攀升,逐渐接近提前设定的目标值,工作人员随即在手机App上按下调峰键,几秒钟内整个公共区域80%的照明已经关闭,空调排风的声音也逐渐减弱。基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带头研发的“低碳用能数智平台”,数字化管控方式能为楼宇降低整体用电负荷20%至30%。眼下,这样的系统正在滨江、余杭、临平多个写字楼、大型商场和园区推广应用。
杭州萧山“双碳大脑”利用算法构建模型建立“双碳”管理指标体系;台州推广应用“绿电碳效码”助力提升光伏项目发电效能;衢州首创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将能源与数字化结合,浙江正推动能源电力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经济结构清洁化高效化。
柔性互动 创造“弹性”空间
社会生活生产有规律,用电也有高峰和低谷,如何在高峰时保障电网稳定运营,让每一度电用在刀刃上?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如何促进高质量需求侧管理,浙江探索电网柔性互动,完善电力需求响应机制,缓解电力供需局部性、时段性、季节性紧缺的状况,为电网创造更多“弹性”空间。
7月12日,国网浙江电力监测到海宁尖山新区存在用电缺口,立即对相关目标企业发送需求响应邀约,海宁市66家用户压住用电负荷的“尖峰时刻”,主动响应邀约,并且享受到总计12.54万元的补贴。
“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企业共参与了6次需求响应,平均每次补贴约12万元,总补贴60多万元,不但节约了能耗,提升了企业收益,也保障了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浙江联鑫板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唐跃明说。
在浙江,参与电网柔性互动的客户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今年浙江全省储备客户侧削峰响应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超过4万户客户参与了电力需求响应,一个多维需求响应的生态圈逐步形成。
“填谷”与“削峰”同样关键,浙江同时探索蓄能、储能技术,不浪费每一阵风、每一束光。为解决风光电力稳定性弱的问题,浙江在已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根据规划,到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将达798万千瓦,将对新能源起到有效调节作用。
在丽水,风光水储能源汇集站模式实现各种电源时空耦合、互补互济,提升清洁能源发展效益效率,将区域内的风、光、水等能源汇集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光与风、光与光、风与风之间的互济和支援能力,释放电网弹性消纳空间,提高电网资源配置效率。
11月,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021至2023年,全省建成并网100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十四五”力争实现200万千瓦左右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发展目标。
“浙江正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容量倍增并全额消纳,特高压交流环网建成,坚强承载省外清洁电力馈入,电网高效满足多元主体的接入和分布式电源的消纳,储能达到千万千瓦规模,负荷与储能调节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10%,终端用能清洁率超过30%。”
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主任郭云鹏表示,到2030年,浙江省内新能源将超过6000万千瓦,成为装机占比最高的电源类型,电网形成“一环四直”的大受端格局,储能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有力支撑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远期看,浙江煤电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逐步退出,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新华社
河南松峰电气,您身边的抗晃电专家
抗晃电顾问:13298216358 13069515397 13253720373
上一篇:
全国首座潮间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下一篇:
国家电网首家实现混改的科技型企业诞生!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企业资质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优势
河南省松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电话:18137494894
传真:0374-8088761
邮箱:songfengdq@163.com
地址:河南省禹州市药城路北段
河南省松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027号-2
XML地图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