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视频
企业文化
公司荣誉
大事记
产品展示
永磁式接触器
防晃电接触器
行车专用
切换电容器
直流接触器
企业资质
品牌资质
产品优势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施工流程
营销网络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产品优势
关于我们
公司视频
企业文化
公司荣誉
大事记
产品展示
永磁式接触器
防晃电接触器
行车专用
切换电容器
直流接触器
企业资质
品牌资质
产品优势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施工流程
营销网络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产品优势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媒体报道
>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人民日报: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
2022-03-24
返回列表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廓清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钢铁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大幅增强钢铁业资源保障?未来钢铁业智能制造将呈现哪些新变化?记者采访了钢铁企业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
钢铁工业由大到强,机遇好挑战多
全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营收达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7%,累计利润总额达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翻看2021年中国钢铁业运行成绩单,效益亮眼、态势向好。
“这既因为去年市场需求旺盛,也得益于近年来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说,“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业去产能、调结构、促升级成效明显,累计压减粗钢match产能1.5亿吨以上,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由每年527吨/人增至850吨/人。
“十四五”是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意见》的发布对于引导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意义重大。
机遇好。“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后期,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任务的带动下,未来几年国内钢材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李新创表示,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挑战多。“由于国内资源供给对钢铁生产的贡献率偏低,亟待补强资源短板,保障产业链运行安全。”骆铁军说,此外,尽管“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但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行业难以协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必须进一步优化原料、能源和工艺结构,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
建立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稳定的原料保障体系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意见》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进口比例高、进口矿价格上涨,侵蚀了钢铁行业和下游用钢行业效益,威胁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骆铁军分析,究其原因,一是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及废钢资源产出不足;二是海外铁矿资源供应渠道过于集中,权益矿占比低。
大幅增强资源保障,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是关键。
从国内看,要强化国内铁矿基础保障能力。应对供应风险,《意见》提出,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李新创认为,铁矿石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建立储备制度有望成为平抑市场价格、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调控手段。
同时,扩大废钢替代产品利用。《意见》提出,鼓励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近两年,我国的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处于高位。”骆铁军表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废钢资源,有利于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同时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更好保障资源安全。
从国外看,需加强国际铁矿资源开发。在骆铁军看来,要通过加大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和开发力度,增加海外资源权益比例,实现海外资源来源多元化,切实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宝钢股份冷轧厂热镀锌智能车间,经过智能化升级后,无需工人值守,关灯也能正常运作;基于云钉数字化技术搭建起的柳钢透明工厂,大数据图像识别技术替代经验,有效解决钢铁生产的质量波动问题;通过接入5G网络,华菱湘潭钢铁公司实现了天车远程操控,不仅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
近年来,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钢铁行业加速落地,钢铁工业互联网已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冶金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4%,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7%,行业数字化水平较高。
“智能化改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等全流程。”骆铁军说,当前我国钢铁智能制造存在水平不一、标准待完善、软硬件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意见》提出,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的目标,将助推钢铁工业驶入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
李新创提出,一方面,加快构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培育一批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另一方面,建设钢铁行业数据支撑平台,推动大数据在钢铁行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
“未来,钢铁工业要坚持智能化技术创新,聚焦设备运维智能化、生产工艺透明化、供应链协同全局化、环保管理清洁化等方向,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制造和运营中,培育钢铁行业竞争新优势。”骆铁军说。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度提升
长期以来,产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导致钢铁工业在有序竞争、研发创新、节能降耗等问题上难以协同,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应该看到,“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钢铁产业集中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数据显示,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2021年的41.5%。
“重组前,钢企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经营严重亏损问题。”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董事长钱刚表示,自2017年重组青岛特钢后,持续在人才交流、用户拓展、采购降本等多方面协同融合,短短数月便实现扭亏为盈。“目前已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钱刚说,下一步将遵循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关注资源整合,推进兼并重组,有序扩大产能规模,强化自主研发高端新品,提高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
重组成效明显,但专家认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仍有较大差距,企业数量较多且分散。
“综合考虑我国钢铁行业布局现状,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要打破壁垒、创新机制。”李新创提出,应重点从几个方面推进——
从企业自身看,国有钢铁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跨区域、跨所有制深度整合国内钢铁产业资源,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各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要在专业领域内实施兼并重组,打造专业化领航企业。
从区域发展看,针对钢铁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区域内强势企业,整合区域内钢铁企业,提升区域市场话语权。
从产业链看,要以钢铁企业为核心,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重组,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
上一篇:
预计“十四五”新增煤电装机1.5亿千瓦
下一篇:
唐山全域封控,钢厂严重受限!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企业资质
项目案例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优势
河南省松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电话:18137494894
传真:0374-8088761
邮箱:songfengdq@163.com
地址:河南省禹州市药城路北段
河南省松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027号-2
XML地图
后台管理